CNFLIX CNFLIX

《河边的错误》——人性阴暗面的集合,才是真正的“元凶”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234    评论

《河边的错误》是最近被热议的电影之一。我作为魏书均魏导前作《永安镇故事集》的“天使投资人”中的一员,饶有兴致的去支持了这部佳作。

魏导的前作我领教过了,这人拍“疯戏”很有一套,不过这次《河边的错误》里,几乎全是疯子。

《河边的错误》究竟有几个凶手?

影片作为荒诞现实题材的电影,围绕着一场凶杀案展开,由幺四婆婆的死连带出了三个人的身亡,他们或自杀,或被杀。电影从刑侦警察马哲的视角展开讲述,后半段马哲精神出现问题后的画面更是亦真亦梦,所以影片到底有几个凶手呢?



如果我们从正常的大众视角来分析,显而易见凶手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被幺四婆婆收养的疯子。疯子先在河边用镰刀杀死了幺四婆婆,而后又杀死了教师王宏,同村曾是“目击证人”的孩子。无论是血迹,凶器,案发时间,地点,目击证人全部都能对得上。从一开始幺四婆婆的死就可以确定这是疯子干的,而后面几个人也都没什么争议,电影从一开场幺四婆婆案调查取证之后,马哲的领导、局长就确定可以结案了。

这样明显的凶手,这样清楚的现场,这样轻易的追捕,在所有显而易见的证据面前,唯一存在怀疑的人,是马哲。

马哲是一个做事情讲原则,追求逻辑和动机的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计划型人格,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马哲喜欢通过自己的逻辑把事情计划的井井有条。

疯子杀死幺四婆婆,在他看来,缺少他不能接受的最关键的东西,动机。哪怕他是个疯子,也不可能突然对照顾他多年的婆婆下杀手。

于是,马哲拼命追求他所认为的合理动机,在追求过程中,他挖出了王宏和钱玲的婚外情师生恋,挖出了许亮的“大波浪”,也挖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幺四婆婆是个喜欢SM的被虐狂。

马哲在追求他想要的,情节完整的案件真相中,发现了几个到河边的人,见不得人的秘密。间接导致了几人的死亡。那么马哲是不是凶手呢?可悲的是,马哲最后在岸边杀死了穿着精神病院病服的疯子,却是“惩恶扬善”,同样是杀了人,他换上制服,接下了他的三等功。

那看到这里,凶手是疯子和马哲两个人吗?我还是想画个问号。我觉得凶手并非是疯子,也并非是马哲,而是大众的目光。



影片背景是九十年代,社会还未发展到现今的程度。案件所牵扯到的社会边缘人物,都是不得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存在。

有受虐癖的幺四婆婆,在余华的原著中曾被这样描写到:“他打我时,与我那死去的丈夫一模一样,真狠毒啊。”年轻时的幺四婆婆被家暴的丈夫打出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于是在丈夫过世的几十年后,她找来一个疯子,无数次的鼓励疯子对她抽打,使用暴力,在她眼里,这满足了她的受虐癖。

在疯子眼里,对人使用暴力甚至狠下杀手是一种待人的“习惯”,甚至是“友好”的,“幸福”的。无故死在河边的幺四婆婆是被疯子“善意”的对待下砍死的。此外,婚外出轨的诗人王宏,在河边玩耍的孩子,都是疯子的“见面礼”,是疯子暴虐的牺牲品。

可是我们回到故事的最初,幺四婆婆,王宏和钱玲,还有许亮,他们之所以出现在河边,是因为他们各自都有说不出口,见不得光的秘密。甚至是那个看似无辜小孩,村长提到村子里许多小孩子都会往疯子身上丢石子,疯子反应平淡的好像石子没有丢在他身上一样,在幺四婆婆受虐癖的养育习惯下,这或许是一种友好而畸形的见面礼。

于是,潜伏在河边的疯子,也给了小孩自己的见面礼,小孩死于自己恶意的反噬。河边这个地点,隐藏着这些社会边缘人物心底的阴暗面,而众人审视的目光,大众的排异性,是把这些人逼到河边的罪魁祸首。

疯子就像这些阴暗面的心理映照,他仅代表审判的映照,而无自我的思维,换言之,他只是屠刀。

电影符号学,魏导的大乐透!

把结构主义符号应用到影片中,能为影片带来更精彩的视听效果。我至今仍对魏导前作中的“狗尿剧本”印象深刻,这次《河边的错误》魏导的隐喻更多,含义也更多了。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小细节,独出心裁的细节设定有时候能带来非常精彩的观影感受,而我们观众在挖掘细节的时间里再次感受导演的伏笔和表达,这就是观众观影经常提到的“后劲十足”。



魏导这次的作品也是“后劲十足”的,一些设定的细节非常有趣,比如从一开始就定下在电影院办公的刑侦大队;体面圆滑,热爱乒乓球的局长,荒诞中透露着真实的设定,足以让观众在入戏和出戏中,寻找到最精彩的位置。

用画面讲故事是魏导一贯的风格,这也足以让我在影院里完全的沉入剧情,比如马哲妻子白洁是个左撇子,宏和玲在诗歌课堂的关系,独居的许亮屋内的镜子和不符合他大男人的花床单,马哲幻想自己开枪杀人后,在手枪中掏出的七发子弹,三颗子弹画面,七个落地声音。种种细节都是在用画面讲故事,就好像魏导过来拍拍你的肩头,然后说,可不要来问我,你想知道的,我都拍给你了。

我们单独拉出许亮这条线索复盘一下。

许亮是唯一一个没有和疯子有任何正面交集,却依然选择自杀的人。他的死和马哲的查案密切相关;他曾因伪证陷害的流氓罪被判八年牢狱,在第七年时才有人还了他公道,出狱的许亮背着案底,本就很难融入社会,他虽然在纺织厂找到了工作,但是也受人诟病着,煎熬的活着。

纺织厂里有那么多女孩烫了大波浪,但是马哲找许亮问话时,许亮说:“没人找我烫过大波浪。”他的肉体在社会有了栖身之所,精神却是一直游离在外的。没有女孩认可他,找他做大波浪,而唯一认可他的自己,受制于社会,受制于大众的目光,他一辈子也无法光明正大的为自己烫大波浪,那头半长不短的头发,或许就是他的精神与肉体向社会不断妥协的结果。



马哲既是许亮肉身的救赎,也是许亮精神的撒旦。

许亮担心自己的秘密被撞破,也不相信有人能信任自己,于是打算吞安眠药自杀,是马哲义无反顾的在家属同意书上签字,给了许亮活下去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也在这个时候马哲搜出了许亮的大波浪,让许亮的异装癖公之于众,马哲拯救了许亮的肉体,也杀了许亮的灵魂,于是许亮亲自把那本该送给医生的“救死扶伤,重获新生”的锦旗送给马哲,也在那之后毅然决然带上大波浪赴死。

许亮这条线索的篇幅不长,语言不多,但是依靠画面和伏笔,以及许亮在画面中被镜子困住的自我,魏导的电影符号就这样讲明白了一个可悲的青年人短暂的一生。许亮的死,是久居孤独,内心压抑,无人理解的结果,我结束观影时就在忍不住想,如果许亮能够坚持活到今天的社会,也许就能亲手为自己烫上自己最喜欢的大波浪了,可是活到今天,他又该怎么熬过灰暗的几十年呢?

河边的错误,究竟是谁的错?

原著曾经被张艺谋看中过,但是张艺谋斟酌再三,最后选择改编了余华的《活着》,由此可见这部影片的原著小说改编难度之大,余华曾在采访中直言不讳的说道:“《河边的错误》这部影片,能够改编出品,顺利过审,其实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原著小说中的敏感信息很多,夹杂着各种隐喻,本身就让人晦涩难懂,魏书均的影视化处理,像是在余华原著的隐喻基础上,在蒙上一层纱。你沉醉于光与影的交换,而纱的背后是你看完才能懂得的内涵。



影片全程我们都在跟着马哲寻找真相,但是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马哲被逼疯,成为和杀人犯一样的疯子,我也放下了真相,开始思考,究竟是怎样的错误。马哲梦境里把案发当事人用梦一样的手法串联在一起,但是结束时所有人都在河边看着马哲发出嘲笑,河边的“错误”,究竟是谁的错?想把案件真相搞明白的马哲,真的做错了吗?或许听从局长的意见,从一开始就结案,会不会后面的人都不会死?可是只重视结果的局长,丝毫不在意侦查过程,而是沉迷乒乓球,同样意有所指。

河边的错,错在所有人,完全顺从着大众的眼光去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样也是个“疯子”吧。


THE END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