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庆档有12部影片同期上映,为观众带来一波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作为其中唯一的一部反映真实历史的全景史诗大片,9月28日上映的《志愿军:雄兵出击》格外受到大家的关注。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志愿军:雄兵出击》是系列的第一部,整个《志愿军》系列将以三部曲的形式,多维度地呈现出这场战争的全貌。
这也正是《志愿军》系列和普通战争片的最大不同。当绝大多数战争片还在通过“某个点”对某场战役进行描绘时,该系列直接从基础视角的立意上进行升级,提升了《志愿军》系列在当代影史中的历史价值。
作为该系列的导演,陈凯歌导演对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整个三部曲光是拍摄就花了一年多时间。为了能够在大银幕上用最真实的方式还原这部历史,光是出场人物就多达200多人,战争场面也尽可能做到了真实且宏大,甚至还1:1搭建了当年的联合国场景。
作为三部曲的开头,《志愿军:雄兵出击》讲述了从如何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这一阶段的故事。同时,也展现了新中国特派代表首次参加联合国安理会,呈现出新中国第一次出席联合国相关会议的重要场景。
为了将这些先辈们呈现到最好,该片的演员阵容也堪称豪华,唐国强、王砚辉、刘劲饰演的我国高层领导既忧国忧民又有雄才大略,张颂文、章子怡、王传君饰演的“外交天团”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展现出果敢与坚毅,黄晓明、魏晨、陈飞宇、尹昉等人饰演的志愿军军官及战士也展现出勇敢与无畏。
对普通观众来说,在国庆档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其行为本身就具有独特的意义。当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先辈们的付出,才更能理解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
01 真实还原战场残酷
作为一部在大银幕上呈现的电影,从视觉和听觉上带给观众独特体验是基础。而《志愿军:雄兵出击》带给观众最直观的刺激,正是对战争场面的高度还原。
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是怎样的?对许多观众来说,这或许正是购票观影的最大期待之一。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平社会的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对战场的了解几乎都还停留在其他影视作品和新闻片段中。
而该片对战争的刻画,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没有人有所谓的“主角光环”,任何人走上战场可能下一秒就突然中弹离开,哪怕是“很能打”的通信排;中国人民志愿军跟美军的装备差距也非常真实,面对重型坦克和猛烈的空军轰炸,只能选择用手榴弹、燃烧瓶这样的基础装备应对。
黄晓明饰演的师长江潮,正是志愿军将领里有勇有谋的代表。勇就在于,当他在面对14小时赶赴72.5公里外阻击敌人的任务时,丝毫没有退缩,带领整个师急行军,刚刚抵达目的地5分钟便展开激烈的战斗。谋就在于,在另外一场战斗中,他突然想到“脱掉棉裤渡河”这一招,既尽可能地保护了战士们的身体,又获得了战斗的胜利。
片中最为残酷的一场战斗,肯定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松骨峰阻击战。作为阻止美军“圣诞攻势”、收付平壤、将战线打至“三八线”之下的重要战斗之一,这也是影片结尾的高潮,足以将观众的肾上腺素推至最高。
在“血战松骨峰”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以一百多人的体量,与装备了重型坦克等装备的美军激战了数个小时,连续击退5次进攻,阻止了美军向军隅里逃窜。然而,3连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包括连长、指导员在内的一百多人,最后仅剩一名副连长受伤幸存,尤其是在最后美军空军燃烧弹的轰炸下,几乎所有人都以战斗的姿态被烧成了焦土,战事之惨烈世所罕见。
只有如此真实的战场,才能让观众沉浸在大银幕上,并且为角色的命运而揪心,因为这些人物在没有战斗的时候,都是生动且与我们普通观众相同的年轻人。
要完成这些战争场面的拍摄十分不易,某种程度上来说,主创团队们也仿佛“打了场仗”。首先,在道具上就得真实,于是剧组制作了25000套服装、10万多件仿真的道具,1:1还原了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保证了实拍的质感。
每场战斗中,陈凯歌导演的镜头都没有回避大场面,我们不仅能看到主角们舍生忘死地冲到坦克旁扔下手榴弹,也能看到摄影机焦点之外的背景里,每位群众演员的表演都十分逼真,为表现战斗的惨烈和战士们的顽强,演员们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与爆炸点“近距离接触”,哪怕被炸一身泥巴木屑、在奔跑中摔倒,他们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那样起身继续奔袭。
摄影指导赵非在采访中介绍,仅仅摄影组,最多的时候就同时有100人工作。为了拍摄好“血战松骨峰”这场戏,共有8台摄影机一起拍摄,最多的时候有超过1500人在同时工作。
对中国电影来说,如此高度工业化的制作极为罕见,《志愿军:雄兵出击》的诞生,让中国影视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02 志愿军精神不能忘
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志愿军:雄兵出击》在视听上做到吸引观众的基础,真正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的,还是片中的每一位可歌可泣的人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志愿军的精神气质。
当美军介入朝鲜内战,甚至开始骚扰、轰炸我国边境线附近的平民,这场仗打还是不打,这个决定对每一位决策者来说都十分艰难。正如朱亚文饰演的归国武器专家吴本正所说,从军事装备、炼钢量、石油产量等数据来说,中国都远低于美国。打,风险很高,但如果不打,却难以换来未来持续的和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志愿军的抗美援朝,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他们的后代、我们的今天而战斗的。
在《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关于“未来”的对话。不论是决策者、身先士卒的军官们,还是普通战士,他们都对未来的中国满怀期待。
而这样的期待与希望,只有由有血有肉的人物说出才格外动人。在电影筹拍初期,主创团队就深化地梳理每一个人物,“他从哪里来?他的诉求是什么?人物弧线是什么?”
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也会找到不同的重点进行表达,比如在塑造领袖将帅时,会在大家固有的观念上,增加更多人情味,展现他们普通人的一面。而众多的普通士兵们,其中许多人的“原型”则来自曾真实战斗过的志愿军战士。
本片通过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向观众呈现一幅中华儿女英雄群像。片中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尹昉饰演的3连指导员杨少成和陈飞宇饰演的3连副连长孙醒,会在久别重逢后抱着打闹,活脱脱大男孩的模样,要不是魏晨饰演的连长戴如义让他们注意在战士面前的样子,很难想到他们已经是久经战场的出色军官。
过去,绝大多数观众相信都明白,我们能够获得长久的和平与发展,与志愿军先辈的付出息息相关。但或许很多人并不清楚,他们都是生动、幽默、活生生的普通人。为什么他们可以奔袭72.5公里后立刻开战?为什么他们可以用一百多人抵挡坦克装甲?就是因为他们的理想坚定,拥有不服输的志愿军精神,他们明白面对这些敌人,打了胜仗可以为新中国的人民带来什么。
某种意义上,《志愿军》三部曲更大的价值,正是让当下的观众看到这种志愿军精神,去理解、去学习、去传承。
03 在宏大与个体中找到平衡
《志愿军》三部曲很宏大,从商议是否派出志愿军开始,一直拍到三年后的板门店停战谈判、抗美援朝胜利。但通过《志愿军:雄兵出击》也能看出,这个系列也很“具体”。什么是具体呢?就是每个人、每个景都生动而形象。该片导演陈凯歌,在宏大与个体中,找到了美妙的平衡,让史诗中充满了细腻情感和人文关怀。
比如在塑造人物上,比如黄晓明饰演的江潮,为了体现其市井气质,他会在危急关头会脱口而出一句脏话,既能衬托战况十分危险,又让角色形象更加丰满。还有辛柏青饰演的李默尹,当他发现整个通信排牺牲只剩一名年轻士兵杨三弟之后,他关注到这位年轻人的心理问题,很可能患上我们现在才会常提起的PTSD,为了调整精神,他将其调至身边,用全新的集体关怀给予鼓励。在同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这边,章子怡饰演的同声传译唐笙,也会因为看到张子枫饰演的李晓挂上自家的钥匙,感慨自己漂泊在美国过的是没有家的日子,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一把家门钥匙。
哪怕是一个景,也能呈现陈凯歌导演的人文关怀。3连连长戴如义在松骨峰上的一段喊话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但松骨峰上到底有没有松树?历史上并无详细的记载。导演陈凯歌希望可以有一棵真实的、活着的松树立在那里,在他看来,“松树在我们的文化内涵中,是勇敢与坚贞的象征”,这与志愿军战士乃至所有中国人的气节是一致的。同时,能够使“松骨峰”更加具象,突显了悲壮。为此,剧组真的栽下了一棵松树,让它与“战士们”一同经历了战火。
虽然陈凯歌导演已从影40多年,获得了无数的殊荣与市场观众的肯定,但他依然在《志愿军》三部曲中挑战自我。在采访中导演也感慨,“整个剧组像一台重型机器一样持续运转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是我这辈子拍过最大的一部电影,以后不会再有了。”他的诚意、他的才华、他的热情、他的经验,都在这个全景史诗大片中充分体现。
可以相信,陈凯歌导演的挑战自我,也是因为受到了志愿军精神的感染,他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匠心和诚意,将抗美援朝这段可歌可泣的新中国立国之战,用全景式的方法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只有将一起做到极致,才能毫无遗憾地将志愿军精神传承到今天的每一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