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娱行业崛起,香港电影不再大行其道的年代,一部纯粹的港片实在难得一见。
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港片,逐渐在向网络电影转型。
大部分的影片也只剩港味,没有内容。
这不,最近又有新片来了,阵容真的很戳心巴啊——
《女囚风暴1995》
这部片最初的定位是院线大片,大牌女星足足请了20位,打着女版《监狱风云》的旗号,电影可以说是在万众期待中上映。
只可惜,又是不刷遗憾,刷完后悔系列,确实拍糊了。
影片有两个版本,香港版本88分钟,内地网络版却只有68分钟,足足删减掉了20分钟。
本来故事情节就很简单,再删完简直就是灾难,毫无营养,更别谈热血激情。
这么多女神啊,都白白浪费了。
1995年,正是香港回归前夕,港英政府因忙于撤离事物,疏于管制公共事务。
此时,一座普通的女子监狱里,混乱与不公在这里展露无遗。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
尤其在监狱这样的密闭小环境里,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龙争虎斗。
故事开场。
雷厉风行的顶姐原本是商业女强人,被人陷害进了监狱。
因为看不惯监狱里的不公平现象,顶姐总是选择正面硬刚,结果很快被人孤立。
此时,监狱里主要有两股势力。
一股是为了替男友顶罪而入狱的黑道大嫂波嫂。
一股是入狱多年且与人为善的博妈。
很快,顶姐就加入了博妈一伙。
领导来视察,顶姐眼看抓住机会了,举手跟领导汇报,说自己一来就被打了,暴露监狱的真实面目。
结果害的自己被罚站,她也就此明白了监狱的真正生存法则。
那顶姐是如何在监狱站稳脚跟的呢?
这段指定是删减了不少,顶姐并不是以德服人,而是莫名其妙打了别人一顿,又靠这股狠劲儿让大伙服了。
看到这,感觉就已经不对了。
女囚们多少都有点暴力倾向啊,也不因为啥,就是好打斗。
毕竟是金融犯罪入狱,顶姐的经商头脑那还是相当可以的。
她发现靠打架其实也不能拿捏住大伙,得掌握大家的需求,也就是人人都需要的卫生巾。
波嫂是当前最大的市场垄断源,顶姐决定打破局面。
这里又有点看不懂了……
香烟属于违禁品可以理解,卫生巾也是违禁品?
女子监狱难道不给囚犯用卫生巾?还得靠私底下花钱买?女囚们钱从哪来?
自己的生意被抢了,波嫂自然不爽,三天两头和顶姐开战。
这时候,监狱里又来了个彻头彻尾的恶人,波姐的老对手,叫劏猪环。
你没看错,就是《回家的诱惑》中坏女人“艾莉”。只是艾莉再坏,她是真爱洪世贤,可劏猪环谁也不爱,就是一个反复进监狱无恶不作的纯粹底层恶人。
她阴险恶毒,是女囚们恐惧的“疯子”。
劏猪环先是陷害顶姐与波嫂,大伙儿都忍了。
直到博妈的女儿入狱,劏猪环利用她又害死了博妈,所有人开始化敌为友,联手对付劏猪环。
博妈当年是为了保护女儿杀夫入狱,女儿却因多年没有母亲的陪伴而心怀怨恨。
她出狱前夕,发现女儿波波也入狱了,还选择站到了劏猪环阵营。
再一次,为了保护孩子,博妈被劏猪环逼着吞象棋而死。
波波这才明白,自己被劏猪环利用了。
博妈的死激怒了大家。
所有人都参与了暴打劏猪环行动,看着是挺解气的,但就是感觉少点啥。
哎,一样是打群架的情节,周润发在《监狱风云》里一冲上来,感觉观影者的肾上腺素都飙升了。
相比之下,这部片子就小气了。
影片仅一个小时,其中多次想要展现港英时期监狱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但太过刻意,反而觉得女囚犯们过得挺滋润。
看完整部电影,只觉得这监狱咋跟度假区似的。
坐牢就像过家家,女囚犯想吃啥吃啥,还有饭后水果,也不用干活,不用学习,除了叼着烟打麻将,就是这逛逛那看看,随便谁挑衅一下就开始打架斗殴。
这监狱片看得属实既不过瘾又没营养。
香港影坛刚掀起“监狱片”热潮时,是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
监狱片虽然少不了一些暴力成分,但故事当中包含了江湖义气和邪不压正的精神,1988版《女子监狱》就是典型。
《女囚风暴1995》的港版原名就叫做《女子监狱》,致敬1988年的同名电影。
旧版《女子监狱》上映时拿下了1149万港币票房,虽然也有打打杀杀,但片中丰富的的女子群像叫人看得热血沸腾。
再说说《监狱风云》,这部影片宣传时就号称女版《监狱风云》。
1987年《监狱风云》上映,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英雄本色》,监狱里的男人们把江湖义气演绎进了观众心里。
“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多少友谊能长存 …”仍是多少人关于青春的记忆。
如今这部女子版,故事情节虽然完全复刻了《监狱风云》,却再也没有那种真情实感带来的内心悸动。
是啊,情怀没了。
港片走过了多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所不同。
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对电影的敬畏感,对情谊的传递和表达。
失去了这些,再豪华的演员阵容也救不了一部烂片。
《女囚风暴1995》在香港上映首日,票房仅77万,后面估计也不会掀起什么浪花。
都知道,如果不删减是无法在内地上映的,但如果为了上映,剪成一个女人约架短片,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