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美国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件为基础,电影《绿皮书》讲述了白人托尼·利普和黑人钢琴家唐·谢利一同南下巡演的故事。
他们在旅途中相互了解、影响和改变,最终超越文化差异成为真正的朋友,彰显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性。
导演彼得·法雷利巧妙运用了有寓意的符号,使剧情、人物和道具等方面独具特色,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二、南下之旅:探寻种族文化的巡演之路
电影《绿皮书》设定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南部地区,故事聚焦于黑人钢琴家谢利和白人司机托尼南下巡演的八周旅程。
随着他们向南方前进,遭遇到的非议和不公正待遇日益增多,凸显了种族文化差异的明显。
无论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或是在举止行为上,南方的居民都以有色眼镜审视谢利,他们无法理解为何一个白人托尼会为一个黑人开车。
电影《绿皮书》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问题,并通过南下巡演的故事表达了美国种族文化中存在的阶级差异。
在影片中,许多情节和符号都蕴含着深层的文化意义,比如两次出现的 "炸鸡事件"。
当托尼和谢利接近肯塔基州时,托尼临时停车购买了炸鸡。
返回车上后,他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拿着大块炸鸡,边吃边油光满面。
他还给了谢利一块炸鸡,尽管谢利一开始抗拒,但最终在托尼的坚持下尝了一口炸鸡。
这一情节意味深长,突显了托尼和谢利在食物和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他们逐渐接近和融合的过程。
他们一到达路易斯维尔庄园,主人特意为谢利准备了一份家常炸鸡块。
当镜头扫过谢利的脸时,我们能隐约看到他尴尬地笑了笑,没有说出任何话语。
这两个seemingly幽默而和谐的 "炸鸡" 情节,实际上背后潜藏着美国黑人奴隶的残酷历史。
据记录记载,美国奴隶主为了节省食物开销,允许奴隶自行饲养一种家禽 - "鸡"。
鸡的体型相对较小,不会占用过多空间,而且它们能够自己觅食,所以饲养鸡并不会占用奴隶太多时间,这样奴隶还能够继续为奴隶主服务。
然而,如果奴隶希望赎回自由,就必须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向奴隶主赎身,而他们唯一能够挣钱的方式就是出售自己饲养的鸡。
因此,对于黑人来说,这种珍贵的肉类是非常罕见的。
在平常情况下,他们并不常享用炸鸡,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会舍得制作一道炸鸡盛宴。
然而,种族主义者则将黑人吃炸鸡贬低为低级食物。
在1882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
"黑人和鸡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都喜欢暖色调,都会在不合时宜的时候高声歌唱,都会一直不停地吃东西,而且没有适度的概念"。
在电影中,谢利一开始拒绝吃炸鸡的情节被导演有意安排。
这个情节使用了"炸鸡"这个符号,通过它串联起了美国种族文化的历史,其深层含义确实让人深思。
每一个情节符号下隐藏着导演致力于表达的社会现实或文化内涵。
虽然整个电影的情节以图像符号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但其中所传递的信息仍然能够透过屏幕触达观众,引起他们的共鸣。
三、“高处”的孤寂与“低处”的幸福
电影中的人物符号化意味着导演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超越文本范围的情感或思想。
因此,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往往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在《绿皮书》这部电影中,故事主要围绕黑人钢琴家谢利和白人司机托尼展开,从他们的肤色、职业、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和阶级隔阂的存在。
影片中的角色谢利是一位生活在美国的黑人钢琴家,他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出色的口才,举止文雅,尤其以他精湛的琴艺而闻名。
从他的着装和举止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文雅高贵的上层社会人士。
这样的描述已经足以展示谢利的成就和地位,并传达了他在物质上的优越感。
然而,尽管谢利是一位艺术大师,但由于他的肤色、种族和职业,他在社会中却成为了一位"局外人"。
他内心深处充满了孤独和寂寞的情感。每晚,谢利独自一人饮酒,或许是为了更好地入睡,或许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忧。
然而,作为一个黑人,谢利只有在舞台上穿着燕尾服演奏时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
一旦离开舞台,他仍然被他人称为"黑鬼",这使得他感到沮丧。
甚至因为他的职业,他逐渐疏远了自己的家人,与自己的族群渐行渐远,无法找到自我的归属感。
从表面上看,谢利生活在上层社会中,是一个"有钱人",他周旋于各种上流社交圈中,看似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
扒开人物符号的表面,谢利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公正待遇全情地展现在屏幕上,这激起观众内心的愤怒,并深刻认识到平等权利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电影中的托尼角色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在夜总会耍小聪明赚钱、参与打架斗殴,结果导致失业的形象。
后来,为了维持家庭的开支,他还参加了吃热狗比赛赚钱。
作为一个白人,在底层社会生活的托尼每天都思考如何挣钱,与谢利博士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再看看托尼的性格,他是一个没有太多知识的人,有点"莽汉"的倾向。
当他去参加谢利博士的工作面试时,他只知道"Doctor"指的是医生,却对"博士"这个称号一无所知;
而当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展现出他的无知和鲁莽。
特别是当他和谢利博士一起在车上时,他口无遮拦,说脏话,而且衣衫不整,这确实打破了大众对于白人形象的刻板印象。
导演特意刻画了托尼这样一个自大嚣张、随意放纵的角色。
一方面,这与谢利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强了影片的冲击力;另一方面,通过这个人物符号,凸显了影片的现实意义,即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绝望的。
尽管他们可能没有财富和文化,但他们仍享有平等的权利、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的家庭,这些是上层社会所无法比拟的。
四、绿皮书与钢琴的意义
《绿皮书》是由一位黑人邮递员编写的专门为黑人提供旅行信息的手册。
它详细列出了当时美国黑人可以选择的旅馆和餐馆,旨在帮助他们避免误入仇恨和暴力的地方。
在电影中,托尼一直随身携带着这本"绿皮书",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浏览其内容,根据手册上的指引来选择餐馆和旅店,以确保谢利在巡演路途中的安全。
这本书间接地反映了美国对于黑人行动的限制和个人尊严的践踏,而电影本身选择将其命名为"绿皮书",更加突显了整部电影的文化内涵。
此外,电影中还有另一个重要道具,那就是钢琴,它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钢琴作为一种乐器,表面上能带给人们动听的音乐,而在电影中,这架钢琴同样具有这种表层的功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谢利巡演的合同中,对于钢琴的要求是使用斯坦威牌子的.
这种钢琴是一种高端的立式琴,它完全手工制作,图案华丽,外观复杂,可以看作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在电影中,谢利从一开始就对钢琴提出了特定要求,这反映了他对个人尊严的捍卫和对平等权利的追求。
将视角放大,这是以谢利为代表的黑人对当时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进行反抗。
他们渴望消除种族偏见和隔阂,享受与白人同等的待遇和权利。
因此,钢琴作为一个象征性的道具符号,承载着美国黑人的愿望,代表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平等身份和平等权利的渴望。
五、结语
电影《绿皮书》中充满了隐喻性符号的运用,这为整个影片增添了丰富性,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电影既满足了观众的视觉审美,又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谓是一部佳作。
通过应用电影符号学的理论解读影片中出现的各种符号,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些符号所蕴含的深意,深入领悟电影所传达的多重主题思想,并激发个体对自身现状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01、Smith, J. Exploring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Film “Green Book”. Journal of Film Studies.
02、Johnson, L. The Power of Metaphorical Representations in “Green Book” and Its Piano Symbolism. Cultural Analysis Quarterly.
03、Thompson, R.Ra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Dynamics Depicted in “Green Book”: A Comparative Study.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04、Brown, M. Music as a Vehicle for Emotion and Social Commentary in the Film “Green Book”. Journal of Sound and Cin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