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FLIX CNFLIX

王宝强,不做“傻根”那些年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578    评论

《八角笼中》在映,十几亿的票房和7.5的豆瓣评分,都远远好过王宝强作为导演的上一部影片。从执导《大闹天竺》被“金扫帚奖”评价为最令人失望电影,成为“最令人失望导演”,到今天,王宝强用六年的时间和新片挽回着他的观众缘。

出身农村的“傻根”,靠着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打拼出一条大明星之路,成名后也时刻保持着“接地气”,这样的人物形象是国内演员群体中独一份的,王宝强不能失去这个标签,这是他作为明星的成长脉络里,最符合大多数普通百姓价值观的部分。

与大众认知不谋而合的背后,王宝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比很多明星演员都要聪明,从来都不是“傻根”。

图片

王宝强 《Hello! 树先生》

01

“傻根”诞生

很多明星是在角色中扮演普通人和农民,但王宝强是天生的。出身河北农村,家境贫寒,八岁前没去过学校,而是因为看了《少林寺》就去少林寺习武,六年后北漂,终于一步步走到台前。

在这个过程里,王宝强很看重对自己的打磨。2009年有媒体采访了王宝强在少林寺的大师兄,得到“宝强最爱的是吃苦,最讨厌的是偷懒”的评价。在少林寺的日子,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练功,训练时间高达八小时,普通人还在上小学的年纪,王宝强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别人休息他也在练功。

图片

因为很早开启了明星梦,王宝强知道多学点东西对将来拍电影有用,刚去少林寺就想学套路、兵器,还租照相机,买胶卷,花了大半个月的生活费也不心疼,还知道“照相是为了做演员出名了做资料用”……那些年,他是几乎所有师兄眼中,一天到晚做着明星梦的“疯子”。

少林寺的积累完成,王宝强开始行动,到北京找机会。和5个人一起住在煤场旁边的大杂院,为了方便找活,凑钱买了一只数字显示的BP机;一边打工一边跑组;到北影厂当群演,一整天没吃饭,饿得一口气吃5个馒头也不敢喝水,“喝了怕立刻会胀死”。

但在后来的采访里他说,即使生活再苦也觉得有希望。

曾有媒体报道称,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所有台词都翻字典来注音,别的演员是拍一场戏记一场戏的台词,王宝强是提前把所有的台词都背下来。“没出名时候,被人说得狠着呢,说啥的都有。”

图片

王宝强 《盲井》

但希望还是降临在他身上了。被王宝强称为贵人的导演李杨让他主演了独立电影《盲井》,提到最初拿到的500元的预付片酬时,王宝强仍然激动得声音颤抖。对2002年的他来说那是一笔大钱,但比钱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让他拿到了金马奖最佳新人奖,王宝强演员的职业生涯终于正式开启了。

2004年,王宝强成了冯小刚执导的《天下无贼》里的“傻根”。这样一个搞笑又朴实,看起来脑子不太灵光的角色,一下子就能被观众记住,也让王宝强成为了“傻根”。有媒体报道称,2006年已经成名了的王宝强还是要回家收玉米——他的公众形象很鲜明,淳朴、能吃苦,很符合人们对于“傻根”的想象。

当时的王宝强说,拍完这部戏后就知道自己这辈子都不愁没戏拍了,但不明白之后该怎么突破观众对自己的印象,“是不是自己一辈子只能演这样的角色?”

图片

王宝强 《天下无贼》

02

聪明的“傻根”

在为自己的演员生涯何去何从苦恼之时,冯小刚点醒了他。“他告诉我,你要演别人演不了的角色,你王宝强就是独一无二的,你也没必要追求别人说的那些高富帅的东西,先把这碗饭吃好了吃稳了,让观众先接受,慢慢你再寻求变化。”

诚然,如果“傻根”之后的王宝强是电影里的反派或者时髦的都市人,观众很难记住他“老实人”的形象。“观众就不认识我了,就把自己的路子给毁了,因为我演戏还没有定下一个基础呢。”如果成为明星的王宝强的私生活是有钱的、奢华的,观众同样是不能接受的。

对于这一点,王宝强很聪明。他没有像很多明星一样,急着丢掉自己身上的标签。曾有媒体问王宝强,你是否觉得自己的价值在于保持本色?如果让你读大学,你喜欢吗?他的回答是:“不是保持,我的本色就是这样,改变不了。”

图片

王宝强 《士兵突击》

所以之后的王宝强出演了《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和《暗算》里的瞎子,还有《我的兄弟叫顺溜》,这些几乎是为他的形象量身定做的角色,让他夯实了自己的观众基础。“我愿意上大学,就怕人家不要我。我特别想学文学,因为文学对写剧本、搞创作特别有帮助。”成名后的王宝强不再迷惑,很知道什么是有用的。

2011年主演《Hello!树先生》再次让他收获了奖项的肯定,但是距离“傻根”已经过去七年了,是时候做出改变了:2012年,王宝强主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强势刷新了当时的国产电影票房,拉开了区别于《天下无贼》的商业喜剧片高票房新时代,而王宝强的扛票房之路也由此开启。

但在此之前,他选择先去出演了贾樟柯的《天注定》。“《泰囧》很成功,大家很喜欢宝宝这个角色,但是再拍喜剧很难超越,所以我要改变形象,尝试不同的风格和角色。”即使有别的戏可以接,但他不想让观众对他的审美固定了。

图片

王宝强 《人在囧途之泰囧》

2015年,王宝强主演了《唐人街探案》的第一部,影片票房依然不错。作为商业电影里的重要演员,在合作过徐峥、陈思诚等导演之后,王宝强也想要拍自己的电影。“我想和他们一样。”在《大闹天竺》开机发布会上,王宝强如是说道。

在当时媒体的报道里,王宝强说2016年的自己抛开了所有事,掏空了自己,把之前拍片子学到的所有技能全都一股脑用上了,终于拍了这部《大闹天竺》。只不过,虽然影片拿到了7个多亿的票房,但口碑全面崩盘。

在影片豆瓣3.7的超低评价里,“这个同情分,你宝宝真的要不起”“本片证明导演还是有门槛的”,诸如此类比比皆是。因为这部影片,赖以支撑的观众基础松动了,舆论开始出现“王宝强装疯卖傻”的声音了,危机来了。

图片

王宝强 《大闹天竺》

03

不再扮傻

王宝强去领了那个从来没明星领的“金扫帚”奖,并发表了一段真诚的获奖感言:“金扫帚不是一个很光彩的奖项,但是它可以鞭策你进步。我爱电影,我也尊重电影,尊重观众,也尊重在座的各位前辈们,我欠观众一声对不起。这次算是欠观众一次,未来我会不断地努力学习,成为大家心目中比较合格的导演。”

作为导演,有的人起点很高,成功概率也较大,王宝强没有徐峥的幽默,也没有陈思诚的商业能力,但他的优势在于,就像他最开始习武,相信自己会成为明星的信念感一样,他的底层价值观依然和最多的老百姓一样:努力很重要,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他开始扔掉“装疯卖傻”,抛开“傻根”,找回观众。“当时让观众失望了,我自己心里非常内疚,非常对不住观众。我说未来一定会拍部好电影给观众看,说了就得做到。所以我放下了所有,6年就做了这一件事。”《八角笼中》的宣传期,王宝强对多家媒体都如此表示,当年欠观众的好电影,这一次要还上。

图片

王宝强《八角笼中》

《大闹天竺》到现在的六年,王宝强出演的作品并不多,光是《八角笼中》的剧本就打磨了三年多。但因为第一部作品的口碑实在太差,即使是大明星王宝强,为新作品拉投资也没那么容易。在媒体报道里,他说第二次当导演,有点输不起了。“以前摔跟头,我还能站起来,现在到了这个年龄,自己绷得很紧,宁可不做,做了就不能再仓促的完成。”

王宝强真的很怕观众不再相信他。影片有一张海报,上面大字标粗强调着:请相信!王宝强!

如今《八角笼中》上映,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王宝强又一次验证了自己的国民基础。但仔细看来,这部影片讲述的故事,更像是他对自己“傻根”生涯、草根出身的一次回顾与感慨,影片里那些淳朴的人物和话语,再一次呼应了他明星之路的起点——观众还是爱“傻根”叙事,喜欢和自己距离不远的明星。

只是如今的王宝强不需要再扮傻了,即便如此,他还是可以一直在观众心里做那个“傻根”。


THE END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