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FLIX CNFLIX

女明星最好的医美是离婚?呸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350    评论

给最后一块,妄想独立于大数据时代的自留地,多一点不要钱的支持和关怀。

也给自己多一点,算法之外的自由时间。

你们有没有一种感觉,浪姐办了3年4季,一直在循环讲同一个故事——

没有重头再来这回事。

‍‍‍‍‍‍‍‍‍‍‍‍‍‍‍‍‍‍‍‍‍‍‍‍‍‍‍‍即便到了50岁,依然要为20、30、40岁,每一岁种的豆,埋的雷,偿还代价或者收获好结果。

王心凌初舞台唱了一分半,所有镜头加起来不到4分钟,就翻红成现象级,是因为她本来就红。

20岁红过,30岁糊过,丑闻过,转型失败过,被嘲过、骂过,几番起落到了40岁。

没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还练唱跳,唱功比年轻时还更精进了。

还管理身材和脸。

童颜永驻虽说不上,但20年前的打歌服,王姐还能轻松穿下。可以想见长年累月,管住多少嘴,迈开多少腿,医过多少美。

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就活该她翻红。

今年的徐怀钰,拿着同一套“青春回忆杀”剧本出场,却成了反面典型。

20岁时稀里糊涂,随波逐流。

30岁时,遇到点坎儿,就失联、摆烂、往后撤。

别人是越挫越勇,她是越挫越挫。

果然到了40,还是一脑袋浆糊,分不清轻重缓急。

为跑商演,在浪姐上划水摆烂,得罪了大台,无效参演,也是该着的。

其他姐们,红的依旧红,糊的依旧糊。

多的是蒋璐霞这种,为了拉票,顶着腰伤,把自己掰成好几瓣,真摔、真跳、真唱、真拼命。

但节目一停,一切归于沉寂。

偶有王霏霏、孟佳这种特例。

谈不上平地飞升,但总归从边缘小透明,晋升为有名有姓女明星。

但人家在韩国实打实吃了十年苦,练了一身女团童子功。

人生只有白摔的跟头,白挨的打,白撞的南墙。但没有白下的功夫。

反过来也一样。

你以为吴倩离了婚,恋爱脑就自动切换成事业脑,要大杀四方了。

网友们都代入她的脸,自行脑补了一出类嬛嬛回宫大戏。

连片名都替她起好了,叫“女人最好的医美是丧偶”。

实际上的吴倩,开口还是“男人的友谊比较纯粹”,惊掉一地下巴。

这几年网上吹的女性主义风潮,半点没吹进她耳朵里。

对两性的认知,还停在裹小脑时代呢。

对错另说,单就这敏感度、灵活劲儿,也不像能红的配置。

“男人的友谊比较纯粹”,是她在芒果台另一个节目上说的。

吴倩在里面,还朝队友翻白眼,推锅,耍小脾气什么的。

虽然都是鸡毛蒜皮,但冒犯了向来正义又道德的网友。

网友把她骂上了热搜。骂她情商低、不讨喜,还厌女。

紧跟着是一连串翻旧账,爆真假未知的黑料。

有说她遇见张雨剑以前,就耍大牌,迟到早退,不敬业,还动不动当众冲助理发脾气。

更刻薄的,说鱼找鱼,虾找虾。她前夫张雨剑油腻、讨人厌,并不能反证吴倩就是个高尚、纯粹的人。

反而更证明,她素质也不怎么样。

哪有“离婚是女人最好的医美”,只有“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

嬛嬛能画上全包眼线,回宫当钮祜禄甄嬛,那是因为出宫前,她就已经拿捏了深情四大爷。

爆料不一定是真,所谓情商低、玩不起,在我这儿也不值一提。

只是我翻看了吴倩怀孕生子前的采访,发现她老是说自己易累、低能量,没事业心,没规划,没想法。

突然感觉,她后来跟一个要啥没啥,连肩膀都没有的鸡贼男,稀里糊涂的奉子成婚,似乎也是命运的必然。


耽误她前程的,不是张雨剑,而是她自己。

再看所谓“丧偶系女强人”,赵丽颖、张嘉倪什么的,结婚前就已经是女强人了。

不管未婚、已婚,还是离异,都不会动摇她们的方向,她们有自己的主心骨。

婚姻本来就不能承载一个人的全部。

你有没有成长,长成什么样,应该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你伴侣的事情。

离婚也不是什么大女主速成班,没法包教、包会、包涅槃重生。

有传闻吴倩已经退赛。

还没有官方确认,假如是真的,她就成了第一个退出的女明星。

此前只有徐梦桃退过。但徐姐是冬奥年的冬奥冠军,她上节目,有另一种象征意义。

和吴倩不是一回事。

但吴倩,也包括徐怀钰的出现,自有她们的意义。

浪姐从第一季开始,就一直在输出“女性成功学”。

每个姐,都独立、有钱、有主见,越来越美,越来越智慧。

而最新一季,连出两个反面案例,肯定不是刻意为之,但变成一种暗喻。

暗喻所谓大女主叙事的衰败。

“大女主”本质是一种成功学神话,这个神话伴随经济下行而破灭。

成功门槛越来越高,会有更多女孩要面对必然要来的挫败时刻。

可能比起那些功成名就的女明星,吴倩这些不成功的,才更容易让人代入。

不成功学,才应该是未来的新风口。

这门新兴学科,应该教我们如何与自己的不成功和解,如何接纳自己的挫败、平凡、不得体、不完美。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少捧一点杨幂、赵丽颖、张嘉倪。

也少骂一点吴倩。

本来嘛,有人能乘风破浪,有人破不了浪,才是生活的真相。


THE END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