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角度看,《五十公里桃花坞》是国内独一档的综艺。
倒不是质量独一档,而是它所选择的赛道没人抢。
把“社交”当做节目的核心主旨就已经是另辟蹊径,难得的是竟然还用三季三年的时间去一步步完善。
坦白说,我对节目前两季观感并不好,尤其第二季,节目组为了追求话题度而做出的设计已经离谱差劲到了一定程度。
或许“养成”般的节目体验,会让少部分坚持下去的观众逐渐感受到乐趣,但不可辩驳的事实是,它的前几期就已经足够将多数观众劝退。
就拿节目最出圈的“尴尬”来说。
尴尬,其实也是有讲究的。
如在洪常秀的作品中,其显然毫无剧本痕迹的长镜头场景戏中,任由演员随意发挥的尴尬交谈,配合固定机位与推拉镜头的拍摄手法,很多时候你是能看得笑出声的,我常将视为洪常秀作品中的尴尬美学。
《桃花坞》第一二季里也有“尴尬美学”,不过这四个字要带上引号,它与洪式尴尬是天平的两端,即这里的引号义同嘲讽。
分明是一档娱乐消遣为基调的综艺节目,却楞是让观众看得捏紧拳头、紧皱眉头。
拿第二季来举例。
开篇就让十五位嘉宾共住一室,聊天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就连睡觉都要搞成大通铺,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无所遁形。
15个人共聚一室,客观上极为拥挤,主观上颇显杂乱。
做什么事大家都是蜂拥而至。单说洗碗,分明一两个人就可以解决的事,硬生生围了一群人。
他们不知道自己站在那里其实很尴尬吗?当然知道,但没办法。镜头在那摆着,别人洗碗,自己干坐着多不好意思,站旁边也算是蹭个参与感,求得一丝心理安慰。
节目不会管你原本什么性格,更不会管你是否喜欢社交,是否更爱独处,来了这所有的一切都在推着你、强迫你要摆脱“社恐”,成为“社牛”。
节目中有个游戏,让两位相处最尴尬的嘉宾跳一段探戈,他们就可以获得贡献值。贡献值有什么用?关乎他们在这里的一切花销。 换而言之,他们必须冒着尴尬和最不熟、最 “ 不合 ” 的人一起跳一段热情奔放的探戈,才能 “ 活下去 ” 。
不跳你就没饭吃,你跳不跳? 自我如王传君也得乖乖 就范。
你可以将这视为“桃花坞”式社交霸权。
所以多数情况下《桃花坞》中的尴尬都让人看得心理不适,使得很多人在一开始就对节目不得不说声再见。
今年是《桃花坞》的第三个年头。
俗话说得好,有一有二,没有再三再四。 吸取了前两季的教训,《桃花坞 3 》算是基本上放弃了“尴尬美学”,让嘉宾不再尴尬也让观众不再尴尬, 在此基础上,正式触及了节目的真正主题——社交。
就拿第三季第一期举例。
一开场的套路似乎是要延续传统艺能想让大家尴尬,第一个环节就玩起了“坦诚相见”。
字面意思,让十几个人一起泡一场公开澡,吓得江疏影花容失色,直呼“太狠了”、“有点扯”。
可当环节正式开始时则发现,大家穿着整齐妆容完整,并没有女嘉宾一开始担心的“卸妆”,更不像江疏影想象那般“要穿泳衣”。
实际上嘉宾们只需要围坐一圈,将脚伸进去意思意思即可。
且在众人自我介绍完毕,感到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毫无话题还是有点尴尬时,及时止损,直接宣告解散,很快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no push”,核心看点在匿名投票。
先是抽签决定谁和谁分成一组,之后再进行匿名投票,但凡有一个人不满意分组结果,那便重新抽签。
没有人数得清他们到底重新抽签了多少回,投票了多少次,总之次次都有人对分组不满。这一环节更像是“社会实验”,实验结果就是绝对的民主是不存在的,因为压根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于我而言,我更在意或者说更欣赏的是节目“匿名”的设定。
用节目自己的话说,“匿名加持,当个人倾向隐藏在集体结果之下,做选择就变得更加没有负担。”
最后,再看节目设置的“分房”环节。
这一季节目将十几个嘉宾分成三组,分别住进三个房子,以“家庭”的方式开展社交观察。
相比第二季十几个人聚在一起的乱成一锅粥,第三季的“家庭式”社交显然更符合现实社会的运行轨迹。
社交,社会交流,从来都不止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流。
家庭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家庭。
社交从来都应包括家庭内部社交与家庭外部社交,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人在家里和在外面完全是两幅面孔。
因此,第三季“家庭”的引入,使得节目中的“社交系统”终于趋于完善。
面对家庭里的“熟人”与家庭外的“生人”,他们会如何展开社交?
至此,《桃花坞》才真正有了“社交观察真人秀”的模样。
对比前两季,只看第三季第一期前两个环节就知道节目究竟吸取了多少教训。
除了终于完善了“社交系统”之外,第一个环节的“坦诚相见”懂得适可而止,第二个环节的“no push”不再强人所难。
说直白点,首先不再以让嘉宾尴尬为荣,其次允许少数声音的存在。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沟通。
两个人正常沟通的前提,都不提有多么舒适的环境,最起码得让双方不尴尬。
就前两季节目所推崇的“尴尬”,那真是有效沟通,能称之为社交吗?
当下社会为什么很多人更情愿线上沟通?不就是因为屏幕有效隔绝了尴尬,让彼此能够更从容交流。
《桃花坞》用了两年时间,终于在第三季意识到节目的问题所在,让节目走上正轨。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单就第一期的内容来看,《桃花坞》作为一档以“社交”为主题的综艺,显然还有不少改善空间,试举两例。
其一,缺少干货。
拿节目中十几个嘉宾里最不起眼的汤晶媚来举例,她几乎是节目中镜头最少的嘉宾。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毫无特色,没有梗,没有素材剪不出来。
可事实上当借着宋茜之口介绍说汤晶媚是“赛车手”时,节目组就可以开始做文章了,从旁白入手,直接将汤晶媚当成正确社交的反面典型。
汤晶媚其人真是清汤寡水吗?
先说她的赛车手身份,“迈凯伦胜之队全球唯一签约女车手”。
虽然“迈凯伦胜之队”成立不过数年,汤晶媚又是与冯绍峰同时签约,且至今查不到比赛实绩,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将他们视为是车队用来做明星效应的一块“招牌”,但至少我相信汤晶媚的驾驶水平一定是在一般人之上的。
更别提从她个人社交平台分享的生活情况来看,这还是位考了飞机驾驶证,且对红酒颇有研究的主。
除此之外,她还是歌手、主持人、话剧演员,甚至还学过五年的戏曲。
但就是这么一位很有特点和优势的人,到了节目里的大集体时却完全成了小透明。
仅从社交层面上来讲,这当然属于是汤晶媚的社交失败,节目组完全可以将此点出来做文章,给予观众一些社交上的启示。
可惜节目组显然志不在此,而是将更多镜头给到了嘉宾之间的逗闷子,最终泯然于诸多毫无亮点的明星真人秀里。
其二,作为社交节目对“社牛”的错误理解。
这算是《桃花坞》三季以来的通病,推崇“社牛”但又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社牛”。
社牛,即社交牛逼。
当下不少人都曲解了“社牛”的含义,错误地把社交傻比当做了社交牛逼,粗浅地认为敢在人前说话就是社交牛逼。 在拥挤的地铁里高声大喊“我敢吃屎”那真是社交牛逼而不是社交 ** 吗?
真正意义的社交牛逼者,必是善于沟通者。
注意这里的“沟通”,一定是有效沟通。
起码你得有一定共情能力,至少你得让人感受到真诚。
仅仅站出来说两句场面话,那不算社交牛逼,让身边的每个人愿意对你推心置腹那才是真正的社牛。
作为一档面向大众的节目,它该是起着一定宣传作用,担着一些社会责任的。
可很显然,不止是《桃花坞》,国内很多综艺节目都意识不到这一点,只追求自以为娱乐的娱乐。
观众当然可以选择看这种纯粹消遣的奶头乐节目,但我相信观众一定更愿意看到一档自认还肩负一点社会责任的综合艺术。
纵观国内观众心中的TOP级综艺节目,一定都有着这个特性。
《极限挑战》有一期是有关起跑线的高考六问,如此综艺名局我相信无论过去多久,无论《极限挑战》如今已经退步了多少,都会被观众提起,因为它真正戳到了观众的心头而非只是奶头。
可喜的是,还有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记得那份公众节目的责任感。
可悲的是,那样的节目仅是少数。
如果,如果《桃花坞》还能有第四季,希望它能成为少数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