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FLIX CNFLIX

《超级语文课》打开了公共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 倪文尖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626    评论

华东师范大学 倪文尖

人站在电视前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华东师范大学 倪文尖

《超级语文课》第二季日前收官,“2023最受欢迎语文老师”名花有主。作为热心而挑剔的观众中的一员,我受邀在决赛当天成为“大同学”并担任课评员。屏幕前断断续续观看,尤其是近距离参与性观察,让我很有信心、也更有期待:这档成功的电视文化节目所引发的相关话题才刚刚开启。

语文学习关系到每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大家都知道语文非常重要,可惜说起语文来,又几乎人人都是既爱又恨的。而在网络时代特别是自媒体空间里,对语文的“恨铁不成钢”还往往被放大了,虽然不少人的记忆里,其实有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有几堂喜爱的语文课,虽然语文的课程改革一直也没有停步,语文教学与研究其实是这二十年来进步最大的领域之一。

谁也得承认,把语文课堂搬上屏幕是个超级大胆的创意,谁也不免担心,语文课做成了节目,很容易就滑到了危险的做法。一是泛娱乐化,为了好看,“吹拉弹唱”怎么热闹怎么来——何况语文界也并非没有这样理解“学生中心”和“情境任务”的呢。二是,同样为了好看,就作假,师生都排练过课堂流程,上课变成了表演——这样的公开课,在教育界谁敢说已经绝迹了呢。但《超级语文课》是好样的,他们是真的上课,而且是上真实的课。参赛选手,也就是上课的老师们,是征集遴选出来的。听课的学生们,是各地招募过来的。班级,是不同年龄混编的。课文,是统编版教材上的。每节课,也差不多是45分钟。录制,也是一次性完成,全程不打断。

当然,这又毕竟是一档电视节目,好看还是必须。于是,总体结构和流程上被设计成了竞赛,由听课学生和课评员打分,闯关优胜者进入决赛。更重要的还是内容,特别是每节课的内容。因此授课老师和他们的课,才是《超级语文课》的根本和关键。老师们所比拼的,则主要是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设计,以及组织学生学习,调控师生、生生对话的即时反应能力。而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是综合能力强大、又特长鲜明者。比如“勾子老师”勾文君,带着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功夫堪称一流,比如“小学老师的老师”何捷,发动学生好像在做游戏,实质上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令人惊叹,再比如刘从良老师的真诚和亲和力、邵鑫老师的逻辑和阐释力、唐缨老师的博学多能等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一向认为语文课堂才是语文教育的主战场,只有把每一堂课上好了,学校语文教育才算是尽到了责任,也才可能有效地向课外、向生活拓展,尤其是在新概念、新名词层出不穷的当下,没有课堂提质增效这个主心骨,语文教学就太容易迷失在话语的潮流里了。而这正是《超级语文课》的厉害之处,也讲理念,但更讲实效,牢牢抓住上好语文课这个牛鼻子,既给广大一线教师以扎实的、可借鉴琢磨的语文课例,又给更多社会公众以鲜活的、议论语文问题的公共空间。

决赛那天渐近尾声时我发表过如下感想:就像语文教科书里的课文,讲求典范性的同时也还要讲究典型性一样,那些“超级语文课”的追求与成功、还包括追求过程中的挫败,在今天的中国语文教育界既有典范性、更有典型性,已经称得上是语文课堂的风向标。现在我更想说的是,要对语文教学真正起到超级推动作用,《超级语文课》也还要解决不少难题,比如剪辑上、时长上,如何平衡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的不同需求,但平心而论,这档有望进入“现象级”的电视节目已经“走在大路上”,只要坚定正确的大方向不动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THE END
387